第五百零九章 通电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
笔趣阁 >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> 第五百零九章 通电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百零九章 通电

  到了袁世凯家中后,他的几房姨太太已经准备好了饭菜。

  袁世凯对袁克定和袁克文兄弟俩说:“快给师傅请安。”

  两人过来就对李谕鞠了个大躬:“师傅好。”

  袁世凯接着呵呵笑道:“疏才,快坐,快坐!”

  桌子上摆的菜猛一看感觉挺像李谕穿越前饭店的菜品,中间是一道清蒸八宝鸭,旁边是韭黄炒肉、红烧肉还有一些相对常规的菜。

  李谕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故事,有人去拜访袁世凯,看到他在吃饭,桌子上只有一碗小米粥,一条鱼,然后一边吃一边掏个小瓶往上面撒东西。回去后他就跟别人说袁世凯简朴。

  后来知情人透露,他那碗小米粥,每一粒都是精挑细选的西北小米,个个颗粒饱满。

  那条鱼是长江鲫鱼,用猪油封了,送到北京时和鲜的一样;调料也是鹿茸、人参、犀角之类的名贵药材磨的粉。

  就像年大将军吃白菜,每棵白菜只留一点菜心。

  不过故事应该是虚构的,因为袁世凯这人饭量很大,这点饭根本不够他吃的。他是个早餐都要吃六七个水煮蛋外加一碗贡面的人。

  袁世凯毕竟是军人出身,相对粗一点,不像明清上位者有爱吃燕鲍翅肚的习惯。

  但袁世凯很爱吃补品倒是真的,喜欢吃韭黄也是因为韭黄素有滋补之名,毕竟他可是有九房姨太太。

  袁世凯说:“这几天我好好看了看你带来的法国大革命一书,受益匪浅。”

  李谕避实就虚道:“书中自有黄金屋,多读书自然有好处。”

  袁世凯说:“我现在对拿破仑此人越发喜爱,我发现他对科学家非常重视,就算行军打仗,也会带上几位数学家随行。”

  李谕说:“当年的法国确实涌现了许多数学家,拉格朗日、拉普拉斯、蒙日、傅里叶、柯西等等,都是数学史上鼎鼎大名的人。而且他们或多或少都为拿破仑服务过,有些还建立了不错的关系。”

  “果然当将军不能只是一个粗人,我也应学习之,”袁世凯说,“对了,你说的这几个叫拉什么的,很厉害吗?”

  李谕说:“在数学界,他们的地位就像文学界里的唐宋八大家。”

  “这我就明白了,”袁世凯说,“书中提到拿破仑称呼那位拉格……”

  李谕说:“拉格朗日。”

  “对,拉格朗日,”袁世凯说,“拿破仑称呼拉格朗日为‘数学界高耸入云的金字塔’,虽然我没见过金字塔,但你李谕也称得上这个名头。”

  李谕笑道:“过誉了。”

  拿破仑对数学家确实相当尊重,他封拉格朗日为法兰西参议员、帝国伯爵,并授予其荣誉军团二级勋章;

  封拉普拉斯为伯爵、伯爵;

  拿蒙日当挚友,带着他一同进军北非。

  袁世凯又对袁氏兄弟说:“你们现在数学学到什么程度了?”

  袁克定说:“回父亲,我已经学到了李师傅数学讲义中的韦达定理,韦达似乎也是法国人。”

  袁世凯问道:“韦达定理?”

  袁克文说:“用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。”

  “嗯!很好,”袁世凯说,“拿破仑年轻时是从炮兵起家,炮兵需要学习数学与物理学,你们继续努力吧!”

  袁氏兄弟说:“孩儿记住了。”

  袁克定又多提了一句:“韦达也曾在军中破译过敌方军队的密码。”

  “差点忘了,”袁世凯对李谕说,“咱吃过密码的亏,以后还望疏才在这件事上多多帮忙。打仗嘛,要是让敌人先知道咱们想干什么,不就歇了菜。”

  李谕说:“在下对密码没有太多研究,但我会在学校中专门设立培养密码人才的数学相关专业。”

  “疏才果然是科学巨子,”袁世凯端起酒杯,“有劳你了。”

  李谕说:“份内之事。”

  二十世纪是密码学大发展的时代,李谕肯定会多加留意。

  尤其是以后对付小日子侵略时,密码战相当关键。

  因为不管怎么说,日军的实力确实强了很多,获悉情报就变得更加关键。如果能够提前知道小日子动向,国内抗战力量将大大减少伤亡。

  ——

  大清死亡倒计时只剩两个来月,唐绍仪准备前往上海与南方代表们议和。

  李谕正好有点事去上海,一同上了火车。

  北方代表还有严范孙,他看到李谕后疑惑道:“疏才也是我们的代表?”

  李谕道:“我是去找商务印书社出版一些书籍。”

  “你写的?”严范孙问。

  李谕说:“是的。”

  严范孙问道:“什么内容?”

  李谕说:“我在此前的旅途中,写了一本关于西方科技的简史。”

  严范孙说:“西方之科技史?疏才兄真是大才,能修史书!”

  “抛砖引玉而已,”李谕笑道,“我只是从文艺复兴开始,大体写了写欧洲怎么一步步完成科技进步,继而发生工业革命的。只有十几万字,希望后来有史学大家关注到科技史这个小门类后,写出真正的旷世之作。”

  严范孙说:“江浙素来多文人,更不乏修史者,我想应有你要找的人。不过修史是件大事,一定要慎之又慎,当年的明史案仍历历在目。”

  严范孙说的明史案,是清朝最大的一起文字狱,康熙初年,浙江的庄廷鑨修了本《明史》,结果被小人告发,200多人被杀,凌迟的就有18个,牵连甚广,影响更深远,此后有清一代文字狱多有发生。

  李谕知道严范孙是好心提醒,于是轻松道:“不过是一本讲述科技的小史,而且就算有关系,现在时代也要变了,不会有事。”

  唐绍仪说:“没错,疏才尽管刊印发行便是,不必担心。现在大家都想知道洋人到底为何有如此强大之科技,我们又该如何奋进。这本书发行后,我第一个购买。”

  李谕说:“我还想找几人润色润色,不然我的文笔拿不出手。”

  严范孙说:“可惜我最近没有时间,不然一定代为效劳。”

  李谕说:“这种小事不用您操心,我已经想好人选。”

  严范孙问道:“是哪位江浙大贤?”

  李谕说:“目前称不上大贤,只是个普通的教师,姓周,名树人。”

  以李谕的水平,李谕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是白话文。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让迅哥提前动笔写写白话作品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